Wednesday, October 6, 2010

约翰福音3:17(1/11/09)

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,不是要定世人的罪,(或作审判世人下同)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。————约翰福音 3:17

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乃是人破坏的,而上帝与人的和好却是要依靠神来重建的。人离开神,他的工作就是破坏、背约、主动地抵挡神,人无法凭自己恢复自己与神之间的关系,然而上帝从未放弃人类,上帝的在新约的工作是主动的寻找人,拯救人,而不是定人的罪。这句经文是支持基督教救恩论的重要经文,如果说旧约是定罪的约,人通过旧约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罪,看到自己无力顺从上帝;新约则是赦罪的约,人所不能的,神差他的儿子降世,给予人类与上帝和好的希望与道路。

以上是从救恩论的角度对于这句经文的理解,唐牧师继续从神的本性、从效法基督的角度阐述他从这句经文中所领受的。

我们已经讲过基督教的伦理学是动机伦理。“耶和华不像人看人: 人是看外貌; 耶和华是看內心。”(撒上 16:7)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。这爱是从清洁的心,和无亏的良心,无伪的信心,生出来的。(提后 1:5)你要保守你心,胜过保守一切。因为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发出。(箴 4:23)

神的动机总是良善的,神的动机总是为我们好,神的心乃是积极、主动、良善、圣洁的,他的行动是赐下自己的儿子,让世人因信他儿子而可以得救。我们对上帝的回应应该自省自责自己行为的动机是什么。我们看到耶稣基督两千年前来到世上,不是来批评人类的缺陷、不是来审判世人的罪恶,不是定世人的罪,乃是教导、乃是牺牲、乃是拯救。

作为立志追随基督的人,必须要在自己的动机上反省、悔改。我们是不是习惯做一个批评者?从不欣赏别人的优点?从不认识到别人的长处?从不赞赏别人的成就,相反总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指责、批判、怀疑、挑毛病?这些人往往是依靠自己心中的一个理想的标准就批判别人的缺点,好像自己已经做到他自己心中理想的标准,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心态?在毫无贡献的时候就已经满嘴怨言?

历史上会批判的人很多,然而拥有伟大人格的人却很少。发现缺点的是厉害的,敏锐的,然而能包容别人缺点的,才是伟大的。看出别人的错误很厉害,然而把别人从错误带到真理当中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。这句经文是对我们效法基督的一个重要提示,我们心里的标准往往超过我们自己所达到的,我们批判、批评的时候是本着自己已经达到的实质,还是假借自己头脑中的空洞理想?在批评现状以先,你是否对改变现状有任何贡献?你在定别人的罪以前有为帮助别人做过多少牺牲?你在你的家庭中、工作中、社会中、国家中、教会中,牺牲和批判,哪样做的更多?

当我们回想自己毫无贡献就对自己的家庭、同事、政府、教会大肆批评、我们要看到一幅可怕的人性写照,人把自己心中的理想标准当作自己的义。如果你对你的教会不满意,要找一间完美的教会去做礼拜,葛培理牧师的回答是,或有一间这样的完美教会,但这间教会当由于你的到来而不完美。

我们的主到世界上来不是如此,他来到世界,是为世人的罪而死,让世人可以因信他得救恩。他来,不是来定罪,却是来为羊舍生命。我们要效法主,我们活着乃不是要定罪,乃是要发光,叫世人知道基督的救恩,正如圣方济的祷告:

主耶稣啊,使我作你和平的使者:在有仇恨的地方,让我播种仁爱;在有伤害的地方,让我播种宽恕;在有怀疑的地方,让我播种信心;在有绝望的地方,让我播种希望;在有黑暗的地方,让我播种光明;在有悲哀的地方,让我播种喜乐;噢,主耶稣啊,赐我那梦寐以求的:不求人安慰,但去安慰人;不求人理解,但去理解人;不求爱,但去爱;因为给予,就是得着宽恕人,就被宽恕;这样的死亡,就是我们的永生。

恨我的人很可恨吗?他需要的不是恨,他需要什么?讨厌我的人很讨厌吗?他需要的不是讨厌,他需要什么?他需要的是爱,不是恨;他需要的是真理,不是责备。

当你反对上帝的时候,上帝的回应是差遣他的儿子为我们而死。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以一种受害者的心态只是希望别人服侍你,而不愿意服侍人?你做了些什么?你为什么希望别人学耶稣而你自己却选择学魔鬼?当我们为多数人的真正幸福着想,我们就不再是少数;我们舍己、牺牲就是在这世界上成全别人的唯一途径、就是爱的途径。今天的世界缺乏什么?就是缺乏有生命见证的领袖。

效法基督,我们的存在不是定人的罪,而是为别人带来祝福,带来盼望,带来爱,你愿意吗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