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20, 2009

约翰福音1:18(1) (8/2/09)

"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。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。" (约翰福音1:18)

上周我们谈到恩典都是从耶稣基督来的,而一个基督徒的信仰历程,也是经历生命不断丰盛的过程。我们在基督里蒙恩,也在基督里得到真正的知识。使徒约翰让我们看到旧约的律法在于定罪,人在律法中走向灭亡,”“按着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后且有审判。”(希伯来书 9:27)而新约所带来的是赦罪的恩典,把人领向永生。

约翰福音第一章的第一段是整本圣经中非常重要的一段,其中第 1,2,3,4,9,12,14,18都是关于耶稣基督本身非常特殊的、独立的宣告,是其他福音书所没有的。其中18节的宣告更是特殊中的特殊,“信”的困难和“信”的可能被使徒约翰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表现了出来。

“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。”这样的宣告非同小可,如果抛离上下文,这不恰恰是众多无神论者所秉持的吗?上帝既然无法被看见,叫人如何能信?无神论者往往本于此就得出结论不必信上帝。任凭基督徒述说得如何天花乱坠、见证如何真切感人,信心就无从谈起。

但这样一句话竟然被记载在圣经——神的启示当中,即上帝自己的宣告,这难道不是讲出了众多无神论者心中的话吗?但约翰没有停在这个经验性的结论上,他是真正和耶稣基督一起生活过的使徒,见过他的荣光,领受了他的恩典,为他作见证,“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。”

我们必须要再次回顾一下前面讲解过的约翰福音,第一节宣告基督就是道,第四节宣告基督就是生命,第九节把生命与光相连,第十四节宣称道成了肉身,而第十八节就表明基督乃是上帝亲自的显现,自上而下,把基督的特质概括性的展现在我们面前,约翰藉着生命的道就表现了道的生命。

这一句中的“父 ”,唐牧师认为不是生物性的父,而是位分性的父,表示一切的源头和真正的创造者,这样的用法在预言弥赛亚的《以赛亚书》9章6节中同样出现过,“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,有一子赐给我们。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。他名称为奇妙,策士,全能的神,永在的父,和平的君。”,这样我们就理解这个弥赛亚为什么即在人世间被“生”,却又是“永在的父”。

信上帝对于很多人来讲很难,著名的护教学家Vatil甚至曾经说过“信”与“不信”是不能沟通的,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仍可以在普遍启示中建立交流的平台。比如同样面对上帝不能被看见的事实,无神论者即宣布“上帝不存在”,而基督徒领受从基督来的恩典,通过信心超越了“看见”的境界,进而产生了信仰的果效。

但我们必须注意一点,就是上帝的存在不因我们是否有信心而改变,上帝的存在是主体性的客观现实,我们的信心的选择不是上帝存在的原因,而恰恰是上帝存在的结果。事实上我们根本找不到真正的无神论者,因为“上帝”如根本不存在,你在反对什么呢?我们的反对是要有对象的。从基督信仰的角度,人们不能接受上帝,是因为他们自己面对所能接受到的信息,宁愿选择不信。中国古话讲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”是我们中国面对宗教问题常常在嘴边的,但这实在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句话,“有”和“无”这个永存的观念竟然被偶存的观念所定夺。我们能知道就是有这种观念的文化,根本不知道何为“有”,何为“无”。事实上,无神论者(A-theist)不过是"A”型的有神论者罢了。

无神论的起源在圣经创世纪第三章便有记载,魔鬼的诱惑让人把上帝的权威相对化,“如果上帝不存在,那我们就不必面对审判。”但事实上很多一生坚定的无神论者,到临死的时候仍然无法摆脱心灵上的阴影。毛泽东,在生命的最后岁月,曾经两次对美国记者斯诺表示他要去“见上帝”了,这话出自行将就木的共产党的领袖的口,就不能简单的以幽默来诠释了。

唯物主义的基础就是物质以外没有存在,但很可惜这样一种信念还是要用唯心的方式来表达。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吗?当解释物质的观念本身并不是物质的时候,唯物主义这种理念根本就没有资格讨论“存在的”的问题。基于这种唯物的观念便是“未见如何能信?”,但我们一般没有仔细思考,这种观念本身是自相矛盾的。“见”与“信”这两个观念本身并没有因果联系,事实上对于很多事物,我们除了“信”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走。信仰唯物主义的政党强调奋斗力,强调党的精神,强调精神不死,无一不是非物质的观念。

我们不能把信仰约束在“能见界”当中,如果“可见的东西才可信”,盼望便没有了任何的意义。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,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物质。物质以外没有存在,是非常明显地把人的感知能力绝对化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正是因为空气不能被看见,我们的眼睛才能够看见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大千世界,上帝的创造多么奇妙,我们太习惯于把一切都当成自然而然的,缺少感恩的心。

另外,很多人会问我们看不见上帝合理吗?然而事实上是我们的理不合理。上帝的造物主,他创造了物质,那他就不在物质当中,更不是物质的一部分,上帝既然不是物质,我们就自然无法看见他,就好比我们制造出一把桌子,那这个被造的桌子就自然不是人。从本质上讲,被造物一定没有造者的生命本质,永恒中的上帝不能被看见,这恰恰是合理。圣经的启示让我们知道,人与上帝建立关系,不是通过“看见”,乃是通过“信”,藉着信超越理性、生理的限制。

唐牧师下周将更进一步讲解第十八节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