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20, 2009

约翰福音1:4-5(2) (7/12/08)

生命在他里头,这生命就是人的光。光照在黑暗里,黑暗却不接受光。(约翰福音 1:4-5)

首先很重要的就是约翰福音第五节的译法除了“黑暗却不接受光”(和合本)以外,还可以被翻为“黑暗却不能支配光”或者“黑暗却不能胜过光”(新译本),唐牧师本人更认同后面一种翻译方式,因为对我们当下的人,“黑暗却不能胜过光”更好的体现了约翰坚定的反二元论立场,这点非常关键。(我做了一点儿小调查,“接受”或者“胜过”这个词在希腊原文是katalambanō,它将几种还含义结合在一起,包括Comprehend(理解),come upon(袭击),overtake(胜过),take eagerly (迫切地夺取)等等,总之在否定关系下,它表明“光”与“黑暗”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,而是有质的区别。中文和合本的翻译下我们今天的汉语使用者容易忽略这一点。)

“生命在他里头”,这个他就是前文提到的“道”,生命是在道之中。我们世上的人寻求道,却只能想象道在我们的生命中。而上帝藉着约翰告诉我们,道乃是生命的源头。

当我们只通过观察自然界,思考人类社会和自己内心的时候,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理性与伦理的相对关系当中,但你看耶稣基督在世上传道,他讨论的核心不是利害,不是智愚,不是是非,不是利弊,而是生死。这就是透过现象直接启示我们那个绝对的本体。

没有从上帝而来的启示,人类凭着自己的理性、观察和经历,一定会陷于二元论世界观的挣扎。但约翰所领受的,不是从自己的理性、经历而来的,而是上帝直接的启示。我们看到中国的阴阳之道是二元的,印度教的世界观也是二元的,中东的摩尼教,也就是后来影响希腊诺斯底派的思想,也是二元的。二元论是人类理性堕落之后,与上帝分离之后的结果。我们活在暂时的时空之中,我们在人生的折磨中,内心的挣扎中看到了善恶对抗的表象,从这种体会而来的文化不能脱离那个堕落理性的束缚,这也就决定了人类凭借自己找不到真理。

我们上次说过,基督信仰诞生之初面临四大威胁,其中有来自知识分子的嘲笑和虚假福音混淆视听的混乱。诺斯底派异端可以说是这二者的一个结合体。诺斯底派又称为知识派、惟知派或者灵知派。这个思想是基于二元论的世界观的,也就是被造、堕落理性必然的归宿。他把人分为灵、魂、体而且把‘灵’这个层次神秘化,它也宣称救赎,但否认耶稣基督的救赎,而是宣称救赎本于某种灵性上的神秘体验。但约翰福音把光与道结连在一起,并且揭示出光暗的本质性差异,这就把基督教的信仰牢牢的打在了一元论的基础上了。

诺斯底派异端一度严重威胁着正统的信仰,特别是在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停止迫害基督徒开始,教会表面的得胜却使很多满是异端思想的人混入教会,从使徒来的信仰受到多种异端思想自教会内部的威胁,神在这个时期兴起了奥古斯丁为主作见证,继续了正统信仰的源流,而他本人归信的经历,也正是从二元论世界归回一元论真理的美好见证。

奥古斯丁生于今天北非迦太基地区的一个富裕家庭,父亲整天酗酒打人,但母亲孟尼加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(唐牧师在这里再次提醒没结婚的姐妹一定要想清楚再嫁人:))。奥古斯丁本人就继承了父母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,一方面他是旷世奇才,精通拉丁文法和古希腊哲学,但另一方面在私生活却是异常的糜烂和腐败,过着一种双重人格的生活,没有内心的平安。

二十岁的时候他接触了来自波斯的摩尼教,这种思想宣传宇宙就是善恶之神永不止息的争斗,这种争斗不仅仅是在物质世界,也在我们的内心,这种二元论的思想深深的吸引了奥古斯丁,因为和他自己的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,所以他特别认同这种思想。在20-30 岁的时候,奥古斯丁成了一位摩尼教徒,但他的生活依旧放荡。

奥古斯丁的母亲面对此总是以泪洗面,并不住为自己的儿子祷告长达31年。相传一次礼拜之后,当地的主教发现了教堂一角正在啜泣祷告的这位母亲。主教对她说:“平平安安回家去吧,一个为自己的儿子流了这么多眼泪的母亲,上帝是不会让她的儿子就这样逝去的。”

奥古斯丁的转变来源于一个夜晚他独自一人仰望星空,有了一个突然的觉悟,如果这宇宙不过是光暗互斗,那为什么漫天的星斗看起来是如此的有秩序,如此的安逸?他对二元论开始产生了怀疑。某一天,奥古斯丁在主教的花园中散步,圣灵催逼他回头。他的心灵呼喊著:“要等到何时呢?何不就在此刻,结束我污秽的过去?” 这时他恰巧听到邻家儿童的读书声:“拿起来读,拿起来读。”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新约,读到罗马书中的话——

再者、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、因为我们得救、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。黑夜已深、白昼将近.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、带上光明的兵器。行事为人要端正、好像行在白昼.不可荒宴醉酒.不可好色邪荡.不可争竞嫉妒。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,不要为肉体安排,去放纵私欲。 (罗马书13:11-14)

每一个字都直击奥古斯丁的灵魂,每一个字都敲打着他人生的虚妄,每一个字都启示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光明。在那个夜晚,上帝把悔改的心赐给了奥古斯丁,那一晚被后来的一位哲人称为“改变世界历史的一晚。”如果你对奥古斯丁的故事感兴趣,可以去参阅他的《忏悔录》。

奥古斯丁的思想对整个欧洲的历史、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。他更继承了使徒的信仰,为正统基督教打下重要的根基。唐牧师称奥古斯丁是第一个真正理解罗马书3:23的神学家。“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上帝的荣耀。”罪不是独立的,积极的存在,而是缺少荣耀的状态;“光照进黑暗里,黑暗却不能胜过光。”这是基督信仰一元论真理庄严的宣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